最近,有人发现,一些年轻人似乎对奋斗没了兴趣。网络上,有许多花样百出的吐槽;职场上,“奋斗x”甚至成了一个骂人词。这届年轻人真的懒得奋斗吗?对于成长环境各异、价值观多元的90后、00后来说,奋斗有着多样化的解读。有人在奋斗中经历挫折,有人在奋斗中学会成长,还有人试图摆脱环境的羁绊,走上成就梦想之路……没有人能在“葛优瘫”中改变命运,励志鸡汤也叫不醒热衷“摸鱼”的年轻人,现实的压力,难免让年轻人困惑和迷茫,正视他们生活样态的多样化,理解他们的艰难和困境,认可他们的努力和付出,创造适合他们个性化成长的环境,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奋斗。
希望有一天,能像赵雷那样开一场特别棒的演唱会
(一)
距离我登上央视《越战越勇》的舞台已经过去快一年了。回想那一天,我还有紧张的感觉。在接到导演邀请电话的那一刻,我就知道,渴望的舞台和机会就在眼前。
2019年10月11日,那是我18岁以来,第一次走出攀枝花市,第一次坐飞机,也是第一次登上真正意义上的舞台。在那之前,我都是在家门口的柴垛上,抱着吉他面对大山唱歌。
节目中我唱了一首李春波的《姐姐》。灯光打到我脸上时,我还是很紧张,但同时,我也感觉到幸福,我听见梦想被照亮的声音,而这个声音来自于我。除了舞台,我还收获了惊喜,见到了3年未见面的二姐。当时二姐突然从幕后走出来,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,很激动。因为逢年过节加班工资翻倍,3年时间里,在福建打工的她没有回过一次家。
如果不是她用积蓄给我买了把吉他,我就不可能站上这个舞台。她说,看见我能站在舞台上很开心。其实,我为了能唱好歌,心里憋了股劲儿。
表演结束后,在观众的掌声中,虽然没觉得自己表现得有多好,但我知道离梦想又进了一步。
(二)
真正意识到自己喜欢音乐,是在初中的一节音乐课上。当时音乐老师抱着吉他弹了一首歌,歌名我已经不记得了,但是,吉他旋律传递出来的洒脱和自在,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。
从那天起,我开始跟着音乐老师学吉他。从未接触过乐理知识,完全从零开始自学一门乐器,困难比预计的更多。和弦的转换和节奏的把握,都是摆在我面前的坎儿。但我一直相信,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天赋不天赋的,坚持最重要。
那段时间里,只要一有时间,我就在弹吉他,手上留了很多老茧,有时候指尖都弹到流血,但我从没想过放弃。
对音乐越了解,我对唱歌就越痴迷,也有了想上艺术高中、考艺术院校的想法。但我也知道,这个愿望对于我的家庭来说,意味着巨大的压力。
我从小就生长在山村,如果想去一次镇上,需要先走几小时山路,再坐一两个小时汽车。爸妈都是普通的农民,卖土豆和牧羊是我们家全部的经济来源。
除我之外,家里还有两个姐姐。因为实在供不起3个人一起上学,两个姐姐也不忍心让爸妈这么累,我们就偷偷商量了一下,决定有一个人外出打工。
二姐是站出来的那个,她说我年纪还小,必须要读书,大姐成绩比自己好,也得读书。于是,当时还念小学五年级的她(二姐10岁才上一年级),跟着舅舅去福建打工,做足疗的工作。每次月底发工资,二姐都只留下必须的生活费,剩下的钱全都寄回家。
踏踏实实上课,找一个稳定的工作,有固定的收入,帮助家里减轻负担,是家里人对我最大的期待。
但我还是和爸妈说了自己想要学习音乐的打算,他们不是很支持。那天我悄悄给在福建打工的二姐打了个电话,我们聊了好久。二姐从小就宠我,她觉得喜欢的事就应该去做,尽管她刚工作没多久,自己生活也还不稳定,但她还是给我寄了300元钱,我花了100元买了把最便宜的吉他。
因为二姐,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,也有了“任性”一次的权力。我清楚地知道“任性”的成本,是要付出全部的汗水和努力。
(三)
因为吉他成绩优异,我考上了市里的艺术高中音乐班,开始了专业、系统的音乐学习。
高一的暑假,我在家单纯自己唱着玩,就用快手注册了账号“志强大侠”,发了一条我唱歌的视频,发出去也没在意,等第二天起床一看手机,大概有1万多次播放,三四千的点赞。
一个朋友知道后,说我有潜力“红”,鼓励我每天都坚持发。我没想那么多,反正自己也喜欢唱,那就发吧。于是,从那个时候起,我每天坚持更新,唱彝族的歌、唱赵雷、唱许巍……渐渐地,竟然也积攒了几万粉丝。
关注我的朋友慢慢增多,我也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宽阔了起来。我发现有很多和我一样喜欢音乐的山里朋友,虽然从未见面,但我们在一起朝着向往的大路上走。
除了粉丝催更,还有另外一个我坚持更新的原因:我二姐说,她想家的时候,就会看我发的视频。
有一次,我在家里和爸妈打荞子,一般都从早上七点弄到晚上八九点。中午回来吃饭的时候特别累,于是就抱着吉他,在家门口的柴堆旁,唱了一首《未给姐姐递出的信》,当时心里想着,要是二姐在就好了。
那个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,因为这条视频,我被媒体关注,又收到了央视导演邀请,走上了那么大的舞台。
从北京回来之后,我发现一时间全校同学都在讨论这件事,大家都很羡慕我,我也因此变得自信。我能感受到自己身上那股向上窜的气,也能隐约看到不远处更大的舞台。
“姐姐你那边的天空,是不是总有太阳高照,姐姐我这边的一切,总体来说还算如意……”
(四)
超长的假期过后,我们学校终于开学了。
假期里,我帮家里种地,每天都要放羊、打荞子、挖土豆,想着趁自己还在家,尽量帮爸妈分担一些。有空的时候,我也会弹吉他唱歌,复习一些专业知识,毕竟开学之后,我就高三了。
比起去年,搬到新校区后我们条件好了一些,有专门的艺术大楼,以前四五十个音乐班的同学,只有20架电子琴,现在每个人都有钢琴可以练习,学校也多请了一位声乐老师。
现在距离今年艺考只剩100天左右,我明显感觉到专业课也增多了。每天乐理、练耳、试唱这3门,还有钢琴、声乐,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,但我觉得不怎么累,能学习音乐我很幸福。
12月我就要去成都艺考了,我的理想院校是四川音乐学院、西南民族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。对于考试,虽然已经作了比较充足的准备,但我还是有些紧张,担心去考试时出现一些问题,比如身体不舒服会影响发挥。总体来说,我现在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。
除了唱歌,我也喜欢创作。我认为,写歌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,也是表达情绪的一个出口。这可能是我喜欢民谣的原因。民谣写的都是生活,我得以唱出自己的心声。
到现在为止,我创作了两三首歌。我打算在12月之前,发行一首《屋顶少年》,这是我写给二姐的歌。有个乐理老师曾告诉我:即使你写出来的是一坨狗屎,也要把它写出来,写多了狗屎也会变成金子。
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,坚持一下,再坚持一下,播种和收获本来就不在一个季节。
(五)
今年端午假期时,我回家帮父母干农活。空闲的时候,依然会坐在门口的柴垛上唱歌。
家里的傍晚尤其美,尤其宁静,只能听见鸟儿的鸣叫和狗吠声,吉他和歌声,也成了我诉说心情的最好方式。
虽然距离第一次录歌并没有过去很久,但有的时候,还是会很恍惚。
我是有梦想的,我很幸运能在年少时看清它,也很幸运,到目前为止还一直努力走在这条路上。
我希望有一天,能像赵雷和许巍那样,开一场特别棒的演唱会;我希望有一天,也有那么一群人,因为我的歌而爱上音乐。
到那个时候,我一定会回头对现在的自己说:你看,努力是不会被浪费的。
我感谢18岁时遇到的老师,也感谢家人的支持和鼓励。感恩和坚持,是你们教会我最好的事。(杨志强)
你见过谁在“葛优瘫”中改变了命运
一直以来,青春与奋斗的密切关系,都被有识之士格外看重。正如教育家徐特立所言:“与困难作斗争,虽然要历尽艰苦,但苦尽甘来,这也是一种乐事”,梁启超也在《少年中国说》中赞誉青年“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”的状态。但不知从何时起,舆论场上弥散着一股嘲讽奋斗的调调,甚至有人将那些艰苦奋斗的年轻人粗鄙地称为“奋斗x”,令人大跌眼镜。我们不禁要问: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一些年轻人开始怀疑奋斗的意义?
平心而论,这首先是因为一些年轻人的心态出了问题。在一些浮躁社会风气与舆论腔调的影响下,有年轻人低估了奋斗的难度,却高估了自己的意志与耐心,很容易在“你的同龄人已经远远抛弃了你”“人家不到30岁已经财务自由”之类的言论中迷失自我,陷入莫名焦虑的怪圈中。奋斗本来就是充满荆棘的道路,想要攀上高耸的山峰,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。
即便是那些看起来“运气好”的年轻人,往往也有外界没看到的努力。因此,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,不如调整心态,找准自身优势,明确努力方向。脚踏实地,才有可能摆脱焦虑与惶惑的心态,让内心更加强大与成熟。
再者,有些年轻人对奋斗的意义产生怀疑,的确也与严峻的现实与难以摆脱的现实压力有关,由此产生落差感与焦虑感则在所难免。漂泊在大城市的异乡青年,面对自己的收入难以企及的高房价时,难免会质疑自己“996”工作方式是否值得。即便解决了经济难题的年轻人,也要面对结婚生子、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,而这些都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,会给年轻人背上沉重的负担。因此,我们不难想象:当一个年轻人寻梦无路时,当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努力后依然无力改变现实后,那些心灵鸡汤式的话语,又如何能起到激励作用呢?
当然,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一些年轻人没有明确的方向,盲目地工作。笔者有朋友就吐槽过:在他们公司,总有个别年轻人只知道拼命“加班”,却从不明白自己的超负荷劳动,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没必要的重复工作,最后结果反而不如那些工作效率高的同事。
年轻人在奋斗过程中感到迷惘,也实属正常,这其中既有自身心态的问题,也有社会变化的因素,在社会转型剧烈的时期,这类现象最易出现。上世纪二十年代曾有进步青年在“五四”之后经历短期彷徨期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产生过“人生的道路为何越走越窄”的现实之问,并引发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价值争议的“潘晓讨论”。而在当下,快速运转的社会,不断变化的环境,生活与工作的压力陡增,也会让一些年轻人处于怀疑迷惘中,不知何去何从。
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本性,勤劳奋斗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如今,为了改变命运,或追求进步,多数年轻人心中很清楚奋斗的现实价值。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“奋斗或许不能改变命运,但不奋斗一定不能改变命运”。(黄西蒙)
励志鸡汤叫不醒热衷“摸鱼”的年轻人
最近,有人发现:如今这届年轻人,似乎对“奋斗”越来越没兴趣。打开社交媒体,在搜索框里输入“奋斗”二字,不难看到年轻网友花样百出的吐槽,仿佛那些格外卖力工作的人,要么是想讨好老板的小人,要么是全无心眼的傻子,只有“摸鱼”(在工作中偷懒)才是工作的正道。
面对这种风气,我们当然可以义正辞严地给出一百句反驳,怒斥这种“不思进取”的观念;我们也不难找出一大把年轻人“奋斗成功”的例子,用事实证明这一代年轻人没有“垮掉”。但是,我们有必要面对一个事实——“奋斗”这个概念对这一代年轻人到底意味着什么,为什么有些年轻人缺少“奋斗欲”?
从宏观视角出发,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,都离不开社会成员的个体奋斗。因此,年轻人“奋斗欲”下降的现象难免让人忧心。此时,单纯的说教与愤怒无济于事,不如静下心来,认真想想“为什么会这样”。只有找到那些热衷“摸鱼”的年轻人对“奋斗”感到失望甚至反感的原因,消除其背后的社会症结,我们才能重新唤起他们的奋斗热情。
对普通人而言,在工作中选择奋斗的理由,不外乎高低两重——低层次的理由,自然是升职加薪,走向事业巅峰,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;高层次的理由,则是借助奋斗追求理想,服务社会,实现人生价值。对于年轻人而言,远大的理想不可或缺,但他们首先要面对、接受和改变的是现实。
当一些公司的年轻人在网上吐槽、抱怨“奋斗”的时候,总有成功的前辈以“过来人”的身份告诫年轻人:不要小瞧奋斗,只要坚持到底,自然能够见到曙光。这并非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——恰恰相反,在自己的青春岁月,他们可能是奋斗得最卖力,加起班来劲头最足的一批人,不然不会有今天的成功。可为什么,上一代人的“经验之谈”往往对一些年轻人不起作用?回望中国经济发展历程,我们不难看出:除了个人奋斗之外,对那些赶上了第一波it浪潮、中国入世红利、房地产狂飙等“时代浪潮”的人而言,机遇确实给他们带来超额的回报。“风口”过去之后,今天的年轻人显然不可能照搬前辈的成长路径,而需要崭新的发展空间。
当一些年轻人以“互联网民工”“金融民工”自嘲,在kpi考核的巨大压力下,被迫“996”之时,恐怕很难感受到奋斗的价值和意义。与此同时,在设计、科研、文化等不以“升职加薪”为唯一目标的行业里,也有不少年轻人发现:在产业日趋“红海化”的环境里,他们的努力越来越难转化成令人骄傲、振奋的成果。此外,在一些行业,过去一度受到广泛抨击的“论资排辈”“吃大锅饭”等现象,也在某些单位仍然存在。这些现象,都是横亘在年轻人“奋斗之路”上的阻碍。
奋斗之所以被视作美德,其原因在于这种精神与行为,既能让个人得到更大发展,也能对社会作出贡献,是个体与集体的“双赢”。如果年轻人觉得,他们的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,再努力也无法获得期许的未来之时,他们自然会觉得奋斗是一件“不合算”的事情,浇熄心中想要奋斗的热情。
社会鼓励年轻人奋斗,也要消除他们奋斗路上的障碍,为他们的成长创造环境。各产业、各领域的用人单位还应认真思考:如何让年轻人看到更多事业发展的空间与希望,而不是只能为了眼前的工资与生计浑浑噩噩地“打工”。与此同时,让“优胜劣汰”“能者多得”的观念贯彻下去,防止社会在流动性衰减的过程中损失活力,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得暮气沉沉。
从这个角度上看,与其指责年轻人懒得奋斗、不愿奋斗,不如从机制体制上破除影响制约他们奋斗的因素,让他们少一些束缚,多一些期待。任何人都有进取之心,只要帮年轻人找到奋斗的方向,让他们看到奋斗的回报和价值,他们自然会重新发现奋斗的意义,踏上属于自己的崭新征途。(杨鑫宇)
吃着5元一碗的面 三和青年在虚幻中逃离
猛一听到三和青年的生活状态,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魔幻且不可思议。他们不少是90后、00后农民工,每日聚集于深圳三和人才市场,寻找快递、保安、工地工人等日结零工工作。与吃苦耐劳的父辈不同,他们忍受不了工厂里的严格管理方式,而是选择以“干一天玩三天”的方式苟且生活。在本该努力奋斗的花样年华,这些三和青年更愿混迹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和直播之中,期待通过购买彩票实现一夜“翻身”。
刚开始,面对这些“丧气十足”的行为举止,我看到的更多是懒惰无为和不求上进。毕竟,只要踏实努力,这些年轻人在大城市过上稍微体面宽裕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。可是在读过《岂不怀归:三和青年调查》一书,听过一线记者的叙述之后,我才对这一群体的困境、纠结和心态有了更加切实的感知。
其实,许多三和青年并非一开始就没有梦想,自愿过得过且过的日子。在他们最初背井离乡、前往大城市打工时,也是满怀期冀,希望闯出一片天地。然而,正如每个人在初入社会时都难免要碰壁一样,三和青年也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状况。这些农家子弟和小镇青年们难以真正融入大城市的生活,也缺乏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人脉资源;有些人则是被黑中介和黑工厂诈骗,从此一蹶不振。
据调研,很多三和青年小时候都是留守儿童,这使他们与家庭的互动关系和情感联结较弱。当他们在大城市陷入困境时,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向亲友求助,而是很可能就此自暴自弃,逐渐使自己边缘化,甚至加入同为失意者的三和群体中寻找共鸣。
而一旦适应了这样的生活,三和青年们便很容易从此陷入巨大的恶性循环之中:住着15元一晚的床位,吃着5元一碗的面,在网吧中逃离现实,实在没钱了再去找日结工作。
走向这样的境地,三和青年们当然并不无辜,懒惰、脆弱、缺少相关知识技能等都是他们极为致命的弱点。可是,即便不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,我们不妨也尝试理解其所处境遇,从而帮助这些本该努力奋斗的青年走出困境。
事实上,很多三和青年并非不想摆脱这种“废柴”生活方式,但是,由于缺少相关知识技能,心态也很容易被周边人误导,使得他们的“上岸”之路往往并不顺利。对此,当地相关部门不妨提供更多实用的职业培训,帮助其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。正如《岂不怀归》一书中所说的,有时候招工考试会考26个英文字母的写法,当三和青年们无法回答时,便会产生较大的挫败感,在找工作时也会颇受局限。而若能帮他们培养起基本的职业技能,使他们感受到更多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工作带来的成就感,其消极心态也就会大大消减了。
与此同时,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与三和青年们的心理沟通和疏导,避免他们在群体性偏执中走向思维的死胡同。正如前文所分析的,许多三和青年小时候都是留守儿童,与父母的情感纽带较为薄弱。这使得他们不擅长情感表达,也更为敏感和脆弱。许多人看起来孤高冷漠,对一切毫不在乎,其实只是不想被伤害的一种表现。通过心理疏导,使他们感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关爱,必然能够为其注入更多积极生活的勇气和活力。
当然,从长远来看,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的均衡发展,加强基本社会保障和劳动者权益保护,才是防止年轻人成为三和青年的治本之策。在当下,用知识改变命运仍旧是许多农家子弟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。因此,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,使更多寒门学子有机会进入更高学府深造,并进一步获得更高的就业起点,才能避免三和青年们只能选择几类工种的局限和尴尬。
此外,虽然并非是他们自暴自弃的主要原因,但一些三和青年被黑中介诈骗、被要求超时劳动等情况也是现实,理应被重视。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,保障打工者的基本权益,尽量让这些初入社会、相对单纯的年轻人免遭诈骗的厄运,也是为他们的奋斗生活保驾护航。
对于这些三和青年来说,克服自身的懒惰倾向,主动提升自我,积极融入社会之中,才能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。每日得过且过,沉迷于网络世界,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,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。无论如何,放弃奋斗都是最不当取的选择。(任冠青)
为什么一些张口闭口“奋斗”的凯发k8ag旗舰的文化变了味
提起奋斗,你会想到什么?往大了说,奋斗是时代车轮、家国命运的铿锵旋律;往小了说,奋斗是经久不歇的生命状态,托起人的理想道德。
不过,当下舆论中,奋斗正经受一轮争论,有些企业以“奋斗”为名,篡改奋斗的内涵,甚至“奋斗”还被挪用为侵犯劳动者的权益工具。这对奋斗者不公,也抹煞了奋斗意义。
披着所谓“奋斗”外衣,许多人学会说言不由衷的话,编织并不善意的谎言。然而其所作所为,犹如皇帝新衣,在洞若观火的人看来,只是同在一个屋檐下,“人艰不拆”而已。
职场中的奋斗,处于变化语境中。这不是说以前人不讲究奋斗,而是关于奋斗的内涵,更自由地被个体诠释内化。
职场中,推动奋斗变化的,也有法治环境的改善、公民法治素养的提高。职场中,人们不再单纯受制于劳资关系,更不甘被拙劣的口号摆布捉弄,他们奋斗的积极性,更多来自自我调动。
现如今,个体对奋斗的理解,是不做无望的努力。个人是企业的员工,但更是自己的老板,听从内心召唤,不做陪绑公司的附庸,不做资本牺牲品。但某些时候,有些企业领导依旧喜欢高高在上,动辄耀武扬威,倾轧劳动者权利。
为了理想而奋斗,光荣而不可耻。有人说,传统公司暮气横秋,更易沾染“不良习气”,爱用“奋斗”打鸡血,难以善待员工,但互联网行业又是“996”,又是“icu”,以传统或新兴区分行业待遇或有道理,但在呵护员工权益上,却很难说究竟谁比谁强。善待员工的企业,总是让员工发自内心,愿意“启动”个人奋斗,把理想情怀和企业愿景放在一起;相反,苛待员工的形式千千万万,但归根一点,就是想尽办法从员工合法权益中压榨“剩余价值”。
说这么多,不是妖魔化资本,不是黑化雇主。企业有经营目标,实现创利无疑能更好照拂员工权益,这个道理人人懂,却为何从那些张口闭口“奋斗”的企业嘴中说出,大家就觉着变味呢?很大原因是一些企业决策没有考虑员工利益,劳资双方视角不同,也就很难在一个水平上对话。更何况,很多时候,企业祭出“奋斗”的“尚方宝剑”,也没打算给员工说话机会,即便个别“刺头”,也往往因受不了职场的刻意针对,被逼辞职。当劳资双方实际地位高下悬殊,沉默的才是大多数。
公司将包含个人发展的蓝图勾勒出来,不画大饼,才能使员工心悦诚服,才能和公司大战略、部门小规划同频共振。否则,“奋斗”的pua用多了,全都是带毒鸡汤,也在无形中使“奋斗”污名化。有些时候企业或许要反思,在鼓励通宵达旦的所谓“奋斗”时,是否已让员工卷入低效能工作节奏,这会不会也是企业“内卷”的衰颓迹象?
当然,星光不问赶路人,奋斗的人永远在路上,那些奋斗的道理依旧朴素,奋斗的精神仍然动人。(白毅鹏)